在碎碎念之前,我先問個問題:

 

  假設現在有個盃賽,強度僅次於MLB球星會參加的經典賽,各國可以招得到的小聯盟菁英基本上能湊就湊,日韓古墨等自己有聯盟的當然也是精銳盡出。像這樣的一個盃賽,你覺得台灣能拿到第幾名?

 

  好,想好了嗎。那麼,假設台灣在這個盃賽中,最後以在會中拿到兩勝,獲得第五名的成績。而前四位分別是本來就優於台灣的日本、韓國,小聯盟明星湊一湊還是世界強的美國,以及一支近況極佳,整場賽會兩次碰到美國都勝出的美洲系隊伍。而在大會中排名比台灣更後面,以及根本打不進最終賽會的隊伍中,包括了澳洲、加拿大、荷蘭等耳熟能詳的勁旅。那麼,是不是會覺得台灣這個第五名,雖不到滿意,但也確實算得上一份煎得香酥可口的「雖敗猶榮」好鍋貼呢?

 

  答案揭曉。這個盃賽就叫做……2019十二強?也沒錯,但我說的其實是2008北京奧運,那個因為輸中國被幹到翻天的京奧。

 

  兩次的共通點如上所述,然後,總教練都是洪一中。然後,如果去細看比賽內容,你會發現這真的是不只一顆,而是一整個煎鍋的四海遊龍。

 

  事實上就我所知,「鍋貼」一詞能大為流行,就是從紅中領軍的北京奧運開始。過往台灣不是沒打過「雖敗猶榮」之戰,但北京奧運煎出來的鍋貼密度之高,「蘇逸芬」陰魂不散,才是讓這個詞發揚光大的原因。而我很驚訝的是,現在居然真的沒太多鄉民記得這件事。所以在這裡我做個整理,告訴大家北京奧運發生了甚麼事:

 

  G1對荷蘭:旅日投手陳偉殷7局無失分,鄭凱文2局收尾,5:0完封。

 

  G2對日本:許文雄SP跟張誌家RP表現優異,8局結束僅1:2落後。但只解決一個就被1安打1BB,鄭凱文上場也沒止血,6:1輸球,蘇逸芬跟到第八局

 

  G3國恥日:投手NI接手6.2局的嘟嘟下莊,但8局遭遇危機換成羅嘉仁。但羅嘉仁沒止血還把NI的跑者送回來,因此才會出現延長賽,9局也被攻到得點圈。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

 

  G4對古巴:李振昌6局好投壓死古巴,7局繼續上被超前轟,後來換張誌家,最後1:0拿鍋貼。

 

  G5對韓國:休息不足的陽建福一局就被尻爆,接手的是前面表現不怎麼樣的NI,但NI在這場竟成功止血,而打線居然一路追平到8:8。於是中繼了五局的NI呢,就繼續投了第七局,然後保送加被安打丟掉超前分。最後由張誌家與曹錦輝接手,但為時已晚。連兩場碰上蘇小姐。

 

  G6對美國:攸關晉級四強的背水一戰,派上去先發的是絕大多數人不看好的許文雄。結果他五局僅失一分,只是有球越來越被掌握到的跡象。但,六局他還是續投了,然後就被尻了超前HR。這時教練團才緊急換上李振昌止血,他投了兩局沒掉分(雖然把許文雄留下的跑者送了回來)還飆出3K。然而作為一個前幾天才先發過,緊急調去止血用的RP來說,教練團讓他續投了第8局,於是這局他又被長打安打連安再噴一分,直到此時才肯換上曹錦輝,然後當時還沒黑掉的曹也再保送後以2K收尾。但最終2:4落敗已經確定無緣四強。

 

  G7對加拿大:雙方先發陳偉殷與當年中職MVP強森居然都被打爆,嘟嘟和NI分別接手。猜猜NI投幾局?答案是五局,包括突破僵局制的10局和11局。然而這次他都鎖住了,最後一個打席由張誌家收尾,台灣最後以兩勝,但比對戰贏加拿大而獲得第五名。

 

  有沒有覺得劇本很熟悉?G4G6,所有被打的超前分一律都是「投手已經狀況下滑了還續投」。雖然不是說續投就會被打爆,好比對加拿大讓NI繼續死撐後也沒出事(和當時海到不行的好球帶也有關),如同這次張奕硬要拚也沒阻止他,結果都未必有炸掉。

 

  但賭久了難免出差錯,結果就是各種投手已經拚出100分完美表現了,換來的卻是一場場鍋貼之戰。放著狀況下滑,又被打者已經逐漸適應的投手繼續在場上丟,風險自然直線上升。這樣與其說是操先發,倒不如說是在調度上顯得保守,抱持著一種還沒炸就續投的心態。所以信任組的RP幾乎都是吃一局以上,甚至NI根本是當雙先發再用。而賽會初期就爆過的羅嘉仁、鄭凱文等人,則在失去信任之後的中間開始就完全消失。本次陣容中資歷最好的曹錦輝也差不多,全賽會僅1.2局比那兩位還少,就像這次選了不敢上的那兩位一樣。

 

  同樣攸關四強的賽事對美國,十幾年前偷先發被打超前,十幾年後同套劇本上演。浪漫點可說棒球之神的惡作劇,但現實真要檢討,就是紅中帶隊的老問題了。其實如果是LN/LM的球迷,也知道這支球隊就是好用一直操,非信任組冰到死的調度邏輯。所以有直接手爆掉的迪薩猛,有(除了17-18陳禹勳以外)好狀況幾乎維持不了連兩年的RP群,以及早就被忘光的過去眾多被偷球數後每況愈下的土洋投手們。在鍋貼源自京奧都被遺忘的年代,我很懷疑還有誰記得「G.銳斯」這個名字。去查查他的逐場用球數與狀況起落吧,有個基本常識看過之後自然懂我甚麼意思。

 

  或許會有護航的急著要酸「贏球都沒問題,輸球問題一堆」。OK,好,我們來講贏球的那次:08年八搶三,關乎奧運晉級的最終資格賽。在對上墨西哥一戰中,紅中立刻換下碰上危機的陽建福,上場的是當時還默默無名的文化投手鄭凱文,並且讓他投了六十幾球。鄭凱文的好表現封鎖了老墨,最後再由同樣來自文化,因為熱身賽頻頻飆出150被注意到的羅嘉仁收尾,拿下了一場重要的勝利。

 

  再下一場對上實力較為落差的德國,因為比數意外咬得很近,於是後段黃俊中上場後,再來還是羅嘉仁。接下來碰上強敵加拿大,正當還沒改姓高的羅國輝一棒超前比分,需要有後援守住時,猜猜派的是誰?當然是60球中一日的鄭凱文,以及三連投的羅嘉仁(然後就因為狀況下滑被追平了,只是鄭凱文有火哥小葉幫忙擋下一分)。

 

  大家都知道後來贏了澳洲,拿到寶貴的門票。那請問這場怎麼贏的?答案是陽建福跟……沒了,中三日上陣,八局投完逼近百球的陽建福,一個人吃掉了整場比賽,總共用了111球。搞半天,只要碰上強隊,紅中就只敢用鄭、羅兩位RP,或者乾脆讓先發撐好撐滿。這又像極了現在先發能偷就偷,不能偷就固定陳冠宇陳鴻文,沒辦法再往下找陳禹勳和王躍霖。而有點不同的,則是當初帶了個李振昌但遲遲不用,直到最後一場以無勝負壓力才拉出來對韓國。雖然最終投不滿三局,但光第一局展現出來的球威,早就足以讓人遲疑「為啥前面都不用他?」甚至還在奧運拿到一席先發。

 

可惜這次P12的賽程比較鬆散,黃子鵬和林鋅杰就沒這種機會證明自己。說來這兩位的定位顯然都不是投長局數的,而既然不是短局數能拿來止血的RP,那為何不乾脆換成能吃局數的選手,或者野手呢?說到RP,比這兩位沒上更要命的,則是陳禹勳好到讓澳洲連吃三個老K之餘,也不禁讓人想到:所以到底寧願冒風險讓吳昇峰,甚至張奕續投的意義在哪?

 

有人會說張奕的那是「他自己想投」的鍋。拜託,騙人沒看過紅中發言喔,每次硬操投手,說詞都是這一套好嗎。而且本來就是選手有鬥志說要投,身為教練也應該評估適不適合吧。講誇張一點,今天一個只打過系棒的跑去報隊說他要打國家隊,他行的,可以完封韓國沒問題。這個人想不想投,有沒有鬥志?當然有啊,那你敢真的放上去嗎?當然不行啊!所以阻止太衝,而沒考量到自身還剩下多少威力的投手,這本來就是教練的責任。今天吳昇峰被打真的不怪他,但假設萬一,他真的撐過了七局,那八局是不是又要帶著破百球的疲累上場「偷偷看」?不要說不可能,張奕對韓國六局早破百球時,我以及許多球迷早也預估他該下場了吧。

 

  紅中投手調度上的問題如此,而更不幸的是,在野手上的調度也不是說沒有缺點。相比投手總是炸一次就失去信任,打者則是呈現莫名的「愛將」風格。好比帶了一位在國內很能打的統一左打,派了不少場才發現一支安打都擠不出來,白白浪費許多攻勢機會。或者帶了一位鼎鼎大名,實力在旅外級別的強打,可是整場賽會卻因傷等實力之外的問題所困擾,最後繳出的表現比絕大多數的隊友還差,證明從一開始就根本該讓人家休兵養傷或調整……沒錯,就是潘武雄和陳金鋒。不然你以為是蘇智傑和王柏融?嗯,其實也沒錯。錯的是過了十一年,居然可以看到近乎一樣的問題上演。

  幾名特定選手拼命上,但還是打不出來的問題,也連環影響到從選人開始就有的爭議。尤其在本次賽會得分都不多的狀況下,有日職水平,也能讓外野右打多一點的陽岱綱(正式名單中OF僅胡金龍和林哲瑄是右打者,而能支援OF的岳東華和朱育賢也是左打。原名單中右打的詹子賢辭退後OF補進的是左打張志豪)。如果當初早有選陽岱綱或其他野手,是不是再差,也可能不會到一安難求? 但,對,這個也是洪一中的老問題。我在這個BLOG也曾經講過,掌握自己手上球員的狀況,「情蒐自己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這部分從職棒到國際賽,大部分都做得相當馬虎。像這次對完日本之後,馬上就有洪一中「一開始並沒有完全掌握他的狀況,但今天看來表現很不錯。」的報導,也難怪他沒有押上胡,而是先派層級較低的廖乙忠先發。

 

  而扣掉近況沒派情蒐小組好好掌握之外,這些在球場打滾數十載的沙場老將有時在對球員的評估上,還真的會做出不如鄉民的判斷。紅中在職棒任內,也有棄高國輝選魚雷,曾死不承認余德龍有能力站游擊等看走眼中的經典。甚至回到八搶三與京奧,也有最後一刻才發現李振昌可用,或者奧運硬要帶當時還未成熟的郭嚴文,沒有帶到那年狀況不錯,呼聲也很高的(並且還沒黑掉)的廖于誠。這幾年LM戰績維持得不錯,球探功不可墨之外,洪一中沒有主導權也是關鍵因素(他也不應該要有,就算扣掉眼光問題,當職棒總教練怎麼可能閒到有時間一一確認上百個業餘及學生選手的狀況)。

 

  碎念了那麼多,但其實說真的,一是這些都是老症頭,二是簡化起來,也就是選材與臨場調度不夠精準,有的不敢用,有的又太愛用,隊選手的近況掌握程度不夠。第三點則是,即使19年的洪一中會犯的錯與08年時幾乎沒啥兩樣,但十幾年下來,他卻仍然是檯面上相對拿出來能看的總A之一。起碼紅中跟吳俊良只是在熱身賽中算錯投手球數,或者讓後援來來回回熱了三次身等等,而不是犯下叫A熱身好之後換沒熱的B上場,以及叫投手先發前一天在牛棚力投一百球,讓自己上場前就完全沒力等扯後腿舉動。甚至我還覺得這次洪一中反應雖差,起碼也比日本的稻葉好一些,起碼廖乙忠失敗之後他就不派去先發了,而不像稻葉死命相信山口搞得差點弄掉一冠。只是日本球員水準本來就高出一截,有辦法憑能力收回爛攤子。

 

  而本來就算是被逼著接總A一職的紅中,也以沒打好為由「不坦了」順勢請辭。最起碼,洪一中還是有本事弄到鍋貼吃的總A,接手的有沒有他好還真的難講。近十年一級賽事帶到能讓球迷雖有不滿,但「也差不多就這樣」的總A,扣掉這次之外也只剩13WBC的謝長亨了。兩次的共通點都是結尾名次和台灣實際實力相距不大,可是過程都讓人覺得可惜。吃到鍋貼已經是犯錯不多才能辦到的事,但儘管台灣球員實力進步不少,卻仍然和日韓及小聯盟菁英有差距,指揮官能犯錯空間只能再更小。找得到嗎?希望有,但悲觀卻實際的可能,恐怕難逃再一次浪費了球員的好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科科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