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Lamigo奪得2017年上、下半季冠軍,確定將因此出現「季後挑戰賽」

圖片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2751598

 

 

  下半季總算是在最後一場保留比賽中分出勝負。先說下半季小感想:統一獅在進入九月前後跌跌撞撞,因此被LM超車,這點我還是比較意外的。個人本來推測世大運期間,抽走主砲蘇智傑的時候會是統一最危險的時期,而只要撐過去,之後不僅能回歸完整隊伍,更是有球技已經成熟的陳重羽重廷雙重奏,還有能擔綱先發一角的施子謙助陣,應該會更加順利才對。且LM到末期並沒有全力一搏季冠軍的跡象,甚至還啟用劉昱言、蘇俊羽跟葉文淇先發,才高中畢業的廖建富也得到上場機會,可以說是比起爭冠,心態上還不如多測試新人。但在最後,統一獅還是沒能成功扳倒LM,確定得和中信兄弟進行季後挑戰賽。

 

  無論如何,這結果因此確定誕生中職自2009年進入四隊時代後,第一個上下半季冠軍,第一次季後挑戰賽,以及第一次四支球隊中有三支在例行賽後仍然要整軍備戰的狀況。每支球隊拚戰一整年,打了120場比賽,結果只有一支球隊在這120場中被選淘掉,這確實是頗為荒謬。各家也對這奇特的現象提出意見,像葉君璋教練就表示要保留挑戰賽,也有人重提以單一球季制取代上下半季。

 

  但我個人是認為,若是球隊還是「只有四隊」,那怎樣的改動都很難幫上甚麼忙。

 

  以上述「保留挑戰賽」和「單一球季制」兩個方案來假設好了,保留挑戰賽不用多解釋,繼續維持四取三,那結果也就跟現在差不多怪。單一球季制是一直討論很久的提案,但現在只有四隊,那單一球季該怎麼取季後賽隊伍又會是個問題。取勝率最高的兩隊爭冠嘛,封王的好像也沒比當老二的有多少優勢,就算給封王的先算贏一場,為了總冠軍那一場優勢,事先不知道得在季賽中拚幾場也不符合效益。若是取前三,然後二三先打挑戰賽接著跟第一爭冠,則又繞回中獎率七十五趴的狀況。

 

別讓輸球變有利! 葉君璋:挑戰賽應該完全保留
新聞來源http://0rz.tw/TV6zC

  所以該怎麼辦?其實四隊來講,現行上下半季冠軍互打,也已經算不完美中最能接受的解了。否則只有四隊,怎麼排賽事就是只能這樣打。事實上,過去六隊時代就是走挑戰賽保留,即使拿到半季冠軍,全年勝率沒第一,最後也得先去打季後挑戰賽。不過當時也不是沒有問題,像2007年統一獅拿下全年勝率最高,但因為上半季冠軍是誠泰、下半季冠軍是La new熊的關係,變得貴為全年勝率最高的統一,還得先去和誠泰打挑戰賽才能進總冠軍。也因此,當時許多討論想法,多半都是希望能改成美日韓的單一球季制,只可惜後來因假球案爆發,CPBL進入四隊時代後,單一球季的條件也就更難達成了。

 

  因為賽制,使得中信兄弟有辦法溜進季後賽中。中信兄弟在季末話題很多,包括某些賽事越輸越有機會打進季後賽,以及新人頻頻上場,領高薪的數名主將卻留在二軍搶「二軍總冠軍」等等異狀。我個人是認為,在沒有搶奪半季冠軍的希望下,提早排出練兵陣容倒是無可厚非。但包括近日(此文為2017/10/13所寫)報導主力在準備挑戰賽時依舊未隨隊,甚至大師兄林智勝還被發現已經到日本遊玩的新聞在內,中信下半年的人事情形確實是有些難以理解之處。

 

  這邊想討論另一個與中信兄弟人事布局有關,也和四隊話題有些因果的,是林威助選擇自行宣布退休之事。很多球迷為他的退役感到可惜,也跑去看他最後在二軍的幾場比賽。但平心而論,以考量林威助的年紀跟實力,就算不是今年,這幾年內出現在季後釋出名單的可能性還是很高。

 

林威助生涯最後打席,場邊也不少球迷見證

 

  而重點在於,即使他被球團釋出了,其他球隊也大概難以有他的容身空間。統一和Lamigo外野與板凳代打都有許多有實力的年輕球員,富邦雖然目前主要上場球員未必打擊有林威助好,但在葉君璋教練堅持守備野球路線的情形下,連自家長打、選保送能力更好的吳宗峻都有一場沒一場,類型相同但條件未必有更突出的林威助也未必有機會。

 

  其實類似的事件早就在陳冠任遭到釋出時上演過,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所有年紀已到,但位置尷尬的資深球員上再度重映。追根究柢,終究還是四隊實在太少,使得現在球員呈現過飽和的狀態,就連選秀會上一些業餘好手或旅外經歷的年輕選手,例如張皓緯、李杜軒、彭名宇等人,結果連入選都不得其門,這也一時間成為話題。

 

  增隊雖然不是百分百的避免人才浪費,可起碼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緩和。過去六隊時代當然也有遺珠之憾,但也有林鴻遠、王傳家、余進德、莊景賀等野手在其他隊找到容身之處的案例,投手也有高建三、蔡士勤、江柏青等例子。而進入四隊時代後,幾乎只剩下投手比較有一點可能獲得青睞。然而試想一下便可知道,如果像是陳冠任和林威助這種等級的打者,或者一些落選的業餘選手,在要是有第五隊的情形下,能繼續職棒生涯的可能性肯定大增。

 

  另外,只有四隊的情況下,還帶來對戰組合重複性太高(季末有多少場林樺慶對潘威倫?)、投打組合變化性少影響水準進步(每天對手都差不多,能從比賽學到的就很有限)等負面影響。追溯為何會進入四隊時代,乃是中職當初假球案連環爆,大批涉案球員被聯盟除名,看台上的球迷也常常一兩千人不到,無奈之下的產物。十年前的例行賽有三千人就算多了,現在場均三千的球隊還會被嫌少,證明時代確實早就改變了。

 

  如今優秀球員輩出,球迷也明顯增長,以此來看,台灣的棒球人口絕對還夠再支撐新球隊加入,只要球團肯用心經營,球迷數早就不是問題,Lamigo這幾年來一直證明這點,統一在今年也似乎是抓到些訣竅也獲得回報,連二軍都可能因為一位知名球員退休而湧入相當的觀眾數。整塊棒運要成熟,充足的球隊和球員絕對是必要的,既然增隊的條件擺在那邊,就看聯盟的誠意與機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科科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