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圖片取自蘋果日報推特

https://twitter.com/TW_nextmedia/status/862517628174315520

 

前頭先說清楚,這篇的重點將在標題後半句,而不會是在討論大王跟猛蔣哪個厲害。

 

在王柏融多次優異表現打出名聲,讓他成為現在CPBL中最被球探注目的打者後,「蔣智賢並沒有比較弱」的反駁聲浪也隨之增加。這些認為蔣智賢比王柏融更好的球迷們經常以此為理論基礎,從而質疑王柏融即使旅外,也會像蔣智賢一樣無法站穩MLB,或者認為王有旅外的實力,表現更勝於他的蔣也同樣有機會重返美職。而其中在PTT等討論區看到此類球迷們相當常拿出來作為「蔣勝過王」的證據,便是OPSOPS+這兩項數據了。

 

(另外有人拿出過去彭政閔怪物般的OPS+來質疑現今的王也不夠資格,或者講陳子豪甚至曾陶鎔也有機會的,總之大多不脫此一套路)

 

undefined

undefined

2016CPBL打擊數據,由OPS來看蔣智賢是略勝王柏融一籌的

數據來源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476522370.A.2F4.html

 

王蔣誰強,這話題是有討論空間,但如果只是拿OPS這樣比的話就會有很多問題,而這樣的問題也不只在王蔣的討論上,部份其他牽扯到球員打擊強弱也常會提起OPS(例如還有誰有旅外資格、國家隊該選誰等)。而這時也常出現和討論王蔣時類似的狀況。

 

先來看OPS,這是個根據「所謂錢球流最注重的」,上壘率加上長打率後所結合的一個數據(真正錢球流是在玩哪招另有熟知MLB的專家分析過,這邊不多談)。自從這個數據出現後,越來越多球迷就揚棄打擊率、全壘打數等數字,改以OPS去評斷打者好壞。確實,OPSOPS+有著能夠快速讓人對打者得到初步認識的優點,比方說當我看到一名OPS超過.9的球員,那想必會立刻想像出他是名能夠佔住中心打線的清壘打者,反之如果看到一名打者OPS僅有.5左右,就會知道他大概只是名後段棒次水平的選手。

 

重點就在這裡:初步認識。

 

再重複一次:OPS的計算方式為「上壘率加上長打率OBP+SLG」,就這樣。它把長打率以及上壘率視作同等重要,沒有經過任何矯正就相加,這就是OPS的第一個問題。簡單的想像一下就好:.5的上壘率跟.5的長打率哪個比較困難?.5的長打率雖然也是強打者的標準之一,但至少每年都會有數名選手達標。但是.5的上壘率,就連去年四割的王柏融,或者長年技巧與選球兼具的彭政閔,都未在任何單一球季能夠達標,就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且以效益來講,不斷長打代表一口氣大量得分,不斷的上壘卻是永無止境的進攻拿分數,顯然在同樣數字下,上壘能力顯然是比長打更為珍貴且效益高的。可是,如果只看OPS,這點就會被蒙蔽在數字之下。相信這個數據看久的人不難發現,不只要一名打者缺乏長打能力,那麼即使它的上壘能力如何頂尖,OPS能到.8就不錯了,然而.8對一名合格的長打者而言卻是個相當容易達標的數字。(例如2003松井秀喜赴美第一年因為不適應二縫線,打起來頗為掙扎,但球季最後OPS.788卻跟被認為是聯盟最佳開路先鋒之一的鈴木一朗完全相同)

 

2016CPBL的全年數據來看,不只王柏融與蔣智賢出現上壘率贏但OPS輸的狀況,林益全與高國輝、胡金龍與張志豪、陳子豪等組合,都呈現前者上壘率較優但是OPS落後,即使矯正為OPS+也一樣的狀況。這樣的組合恐怕每年都有得找,看個大概還行,但當討論到程度差不多的球員時,OPS所表現出來的部分就太過於粗糙了。

 

再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這數據用在甚麼場合?

 

OPSOBPSLG甚至現今被唾棄的AVG有著一個相同的性質:它們都是「最終成績」。舉個例子,一個打者他選到一好兩壞球的優勢,瞄準投手想搶好球的心態揮棒了,也成功咬中球心打成深遠平飛球,但最後運氣不佳被釣蝦場沒收。而另一個打者,面對投手投來的前兩球都揮棒落空,迅速被逼到兩好零壞,而他面對投手第三球的壞球變化球,打者還是被釣中揮棒了,結果他碰成內野軟弱滾地球,卻因此安全上壘,成為一支內野安打。看到這裡,相信大部分球迷都曉得,前一位打者事實上表現得比較好,但如果只以數據來看,就會變成後面的打者反而比較好這種尷尬情形。

 

當然,在經過漫長的球季,擁有足夠樣本數之後,這些數字可能會越來越趨近於實力發揮。然而,OPS這類數字始終代表的都是一個「成績」,一個球員在「聯盟內」打出來的數字。它像一個考試結果,同一科目下A考了98B考了92分,這並不代表AB更了解這個科目,頂多代表這張考卷是A比較會寫,而且是「考試那天」的AB會寫。如果兩人是7090分的差距那還有討論空間,可是一旦數字越是接近,就越不太適合作為比較依據。

 

再來,是「何時使用數據」的問題。如果討論範圍是在聯盟內,例如比較誰更應該拿到MVP、誰的身價值多少等等,這時當然大可用成績定奪。可是只要討論範圍超出聯盟外,例如談論誰有旅外實力,或者誰更應該入選國家隊時,只拿一個「顯示結果」的數字來看就會非常缺乏參考價值。對一個選秀五輪以下的菜鳥投手敲全壘打,跟對上動輒150球路又會跑的洋投敲出全壘打,兩者的內涵完全不同卻在成績上是相同。且CPBL水準本來就與韓、日、美等相比都差上一截,試想前述的AB兩人,最後A沒能成功考上台大,那就能斷定「B考得沒A好,所以他也肯定考不上」嗎?不見得吧。當初倪福德、Jerome Williams等人在CPBL儘管成績不錯,但要找「考得比他們好」的選手也不是沒有,然而在之後成功挑戰大聯盟的卻是他們,證明成績終究只是現階段的表面,而不是選手的全部內涵,不是嗎?

 

即使是現在MLB都已經開發出那麼多數據,那麼多轉換的理論研究,然而卻還是沒有任何一個球隊放棄球探編制,這也不就代表有些球員的能力,是再怎麼樣精確的數字都不可能完整反映,所以需要靠著人工經驗去判讀的嗎?而又何況當數字如OPS般資訊過於粗糙的時候。

 

總結來說,OPS的問題是:它是一個算式不夠精確,又只反映表面成績,而且是範圍限定在聯盟內的數據。OPS並非一無是處,它作為一個簡單明瞭的數據來講確實是比AVG好上一點,但有許多缺陷,尤其當爭論兩位都屬於MVP等級的選手時,用這個數據是並沒有辦法更進一步證明甚麼。而不只OPS,沒好好去想數據是怎麼出現的就隨意引用,那唯一證明到的事情,大概只有當事者被數據牽著鼻子走了吧。

 

所以最後,你問我大王跟猛蔣誰強?誰能旅外?我無法百分之百斷定,但當有人只是拿著OPSOPS+或者其他缺陷類似的數據爭論時,我倒是可以確定,那絕不是正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科科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